音樂節奏 : | (1) Reel time ( 2/4 ) ( 4/4 ) | |
(2) Jig time ( 6/8 ) ( 9/8 ) | ||
(3) Strathspay time ( 4/4 ) | ||
樂器: | (1) 風笛 ( bagpipes ) | |
(2) 手風琴 ( accordion ) |
風笛 ( Bagpipes )
風笛大家一定很快聯想到蘇格蘭(Scotland),它幾乎成了蘇格蘭的代名詞。風笛現在僅存於蘇格蘭的高地地區。它也曾在蘇格蘭低地地區風靡一時,並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所謂的低地風笛形制,被稱為低地風笛或邊地風笛,但現在這種風笛已經退出了低地音樂的舞臺。因此,蘇格蘭高地風笛成為了蘇格蘭高地民族的驕傲,成了蘇格蘭人身份認同和生活信心的標誌,風笛也是惟一代表蘇格蘭地區出現在大英帝國軍樂隊中的樂器。
其實風笛不只出現在蘇格蘭高地,早在十五世紀,歐洲各國就有這種樂器的出現了。但為何我們今日卻獨獨記得蘇格蘭風笛?只因在世人心中,蘇格蘭風笛並不是單指樂器本身而言,它還連接著一長串代表蘇格蘭高地(Highland)傳統文化的歷史,它其實已昇華為蘇格蘭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直到今天,蘇格蘭的高地風笛曲在社會中仍扮演著一個相當重要的角色。在軍事性或平常的集會裡,不管是為提高士氣或純粹情緒的抒發,它都傳達出許多音樂以外的文化內涵。
17至18世紀受到英國軍隊的影響,在斯特拉斯貝舞蹈中,風笛亦成為很重要的演奏樂器。19世紀在蘇格蘭,風笛競賽風起雲湧,造就出許多著名的風笛手。其中對風笛音樂貢獻最多的即是ALAN MCLEOD。他改良了傳統的風笛,成功地將蘇格蘭音樂推展至全世界,也因而奠定了蘇格蘭風笛的基礎。
風笛在結構
一般包括吹氣管(Air supply),風袋(Bag),音管(Chanter)和單音管(Drone)。風笛的風袋是用豬、牛、羊等動物之皮或者其他材料製作成的類似於氣囊的緊閉裝置。吹奏者對風袋提供空氣的方式是對著吹管吹氣。風袋起到存儲氣體的作用,這樣吹奏者呼吸時亦可維持一段時間的音質。[1] 音管擁有開放式埠,所以在吹奏時音樂是很難停下來的,這意味著大多數的風笛在吹奏過程中聲音始終是連貫的。一小部分的風笛有封閉埠,如果吹奏者按住所有的管孔,聲音就會停止。風笛的單音管成圓筒狀,大多只有一個簧片而已,不過雙簧的單音管也是存在的。[1] 單音管傳統上以木材製作,常常是當地的硬木。但是如今也可以是熱帶硬木,比如薔薇木(rosewood),黑檀木(ebony)或非洲黑檀(African Blackwood)。
手風琴 ( Accordion )
手風琴是一件附有鍵盤的自由簧樂器。演奏時,中央部份需要左右伸縮,以引入氣流顫動琴內的簧片發聲。1822年由德國人布希曼(Friedrich Ludwig Buschmann)創製;1829年經奧地利人岱密安(Cyrill Demian)等改良而漸趨完善。
現代手風琴有鍵盤式手風琴(鋼琴式手風琴)和鍵鈕式手風琴(鈕扣式手風琴、巴揚手風琴)兩種,中國及中西歐主要使用鋼琴式手風琴,而俄羅斯、愛爾蘭主要使用巴揚手風琴。鋼琴式手風琴比較容易掌握,常作為學習鋼琴的基礎,可以演奏各種古典或現代音樂;巴揚手風琴音域廣,由於鍵鈕小,手移動速度快,可以演奏許多高速度高難度樂曲,總體以演奏俄羅斯,愛爾蘭民樂為主。
當今世界手風琴音樂風格以俄羅斯手風琴,中西歐手風琴,愛爾蘭手風琴及美洲手風琴為主,俄羅斯巴揚手風琴體積龐大,重量大,音域廣,音色深重。中西歐鋼琴式手風琴體積適中,質量較輕,音域不大,音色高昂。愛爾蘭巴揚手風琴體積很小,音域較廣,音色輕快。俄羅斯自古以巴揚手風琴作為演奏其民樂的樂器,其音樂風格時而出現激烈戰鬥,時而又有輕快舞蹈,時而又有沉重,體現出俄羅斯民族的精神。中西歐手風琴以法國手風琴為主,法國手風琴音樂輕鬆明朗,通常有高昂的曲調,很多香頌選擇手風琴作為主要樂器演奏。愛爾蘭手風琴主要用來演奏民族舞會上的民族歌曲,多以快節奏的踢踏舞、里爾舞、劍舞為主,曲調輕鬆活潑,時常可以和小風笛小提琴合奏。